2019年第1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设计是“中国方案”的实践
    柳冠中
    2019, 1(1):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1
    [摘要](1001) [HTML](0) [PDF 11.25 M](4211)
    摘要:
    通过对中国工业设计百年发展的回顾与总结,提出中国工业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技能,而且是一种创新模式,进而探讨当代工业设计如何创新的问题。指出“工业设计产业”应是超越产品设计的“分享型服务设计”,是跨界创新、集成创新、引领性创新。同时,指出“工业设计产业”的目的符合“中国方案”的发展目标,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以创造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共享、公平的生存方式。
    2  中国智能设计发展——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语境下量子创新与元设计方法
    覃京燕
    2019, 1(1):9-15, 3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2
    [摘要](495) [HTML](0) [PDF 10.89 M](1373)
    摘要:
    在包豪斯设计发展百年之际,创新设计面临着大数据、万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力量的倒逼,设计方法亟需进行转型,创新设计充满机遇及挑战,基于新材料、新信息、新能源、新生产方式的创新设计思维陷入发展瓶颈期。本文通过剖析量子创新的内涵,提出量子创新指导人工智能元设计的方法,探讨量子思维在创新设计方法的战略指导作用。从武器容器二元多重创新的量子波粒二象性、活数据活产品活生态的量子亦生亦死设计评价、六感感知认知量子全息交感系统设计大交互设计的角度,探讨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生产工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下的元设计方法。
    3  国家战略与中国设计产业发展
    祝帅,张萌秋
    2019, 1(1):16-2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3
    [摘要](1175) [HTML](0) [PDF 14.89 M](3788)
    摘要: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各个设计门类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设计在国家重大战略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也还面临着很多的提升空间。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国家战略的框架下,学术界所理解的“设计”还没有在一个整合的意义上实现与国家战略层面的无缝对接。学界、业界应联手呼唤一种整合意义上的“设计”观念进入国家战略,以更好地对目前分散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各种设计产业及其政府战略进行有机整合,以呼吁“设计”本身以一种整合的形象成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从“设计”概念的界定展开,对与各设计行业相关的重大国家战略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设计类国家战略制定的相关建议。
    4  全国十四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时代性
    张浩
    2019, 1(1):28-3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4
    [摘要](701) [HTML](0) [PDF 21.26 M](1241)
    摘要:
    以全国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会徽、吉祥物两个视觉形象重点要素在设计中对于时代性特征的应用与探索,提升文化自信,为当代全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思路。通过对历届全国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梳理、分析,以全国十四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为例,探索全国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中时代性因素的影响。全国运动会是国家最具影响力、最大规模的体育赛事,视觉形象应以当代的设计方法和观念来展现举办地的地域特色、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经济建设,提出视觉形象设计必须呈现出时代性特征,为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5  中国古代设计中的服务设计思维
    周俊俊,江牧
    2019, 1(1):37-4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5
    [摘要](556) [HTML](0) [PDF 9.46 M](1188)
    摘要:
    从中国古代设计的视角对古今服务设计思维的存在和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古今器物属性、古今公共服务设施和古今服务对象的分析,探讨服务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变化。服务设计不是人类设计发展中的自我产物,它是文化的载体,经过劳动、生活和时间的沉淀。它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设计一脉相承,又不断推陈出新。中国古代设计有丰富多样的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服务的精神与内涵,由此初探服务设计,为现代服务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6  修水赭砚的造物观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江小浦,饶海琳
    2019, 1(1):41-45.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6
    [摘要](405) [HTML](0) [PDF 7.69 M](1241)
    摘要:
    设计就是人的造物活动。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造物观融合到人们的生活中,通过不断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蜕变为现代设计风格。通过分析修水赭砚的生产工艺,以及对修水赭砚造物观思想的研究,感受到修水赭砚中蕴含的传统造物观是如何影响现代设计的发展,并且为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通过研究修水赭砚的发展历程,对修水赭砚中蕴含的传统造物思想进行剖析,从物以致用、以意立象的造物观念出发,结合当代设计的实际应用。修水赭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传统器具的代表。在注重以人为本的今天,修水赭砚造物观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当代设计乃至现代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7  基于地域性视觉符号作用的地铁导视系统分析
    周艺
    2019, 1(1):46-4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7
    [摘要](804) [HTML](0) [PDF 6.11 M](1460)
    摘要:
    为了对我国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地域性符号的作用进行研究,从多个方面对地域性视觉符号在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加以分析,结合相关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设计经验,分析我国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现状。通过导视系统的合理设计,为我国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帮助人们在地铁空间内不至于迷失方向。地铁导视系统在实现空间位置信息指示功能与路线引导功能的同时,依托地域性视觉符号的应用,也可以起到传播城市文化的作用。
    8  过程哲学视角下的长信宫灯生成研究
    陈思琦,江牧
    2019, 1(1):50-53.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8
    [摘要](664) [HTML](0) [PDF 5.82 M](1661)
    摘要:
    以怀特海提出的过程哲学为立足点,分析长信宫灯的生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过程哲学存在性范畴中的概念引入长信宫灯这一物体中,并将研究点着重放在其生成过程上。提出以动态共生的过程思维去观察器物本身,将重点从以往的“研究其生态环保”转向各“现实存在”通过“摄入”促成“聚合体”生成这一过程中来。以相对广阔的视角,从历史的流动性角度去分析材料、工艺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从动态共生的生成角度去研究长信宫灯。长信宫灯作为一件器物,是一种存在,是多种现实存在摄入共生的结果。每一个选择都会促成不同的生成,器物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要从动态共生的思路看待发展。
    9  基于创新视野的南丰泥炉外观设计
    缪莹,胡书可
    2019, 1(1):54-5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09
    [摘要](666) [HTML](0) [PDF 4.96 M](1172)
    摘要:
    在创新视野下,研究南丰泥炉的需求,探讨南丰泥炉的外观设计。以现今提出的创新视野为基础,调研当前市场的需求及不足之处,从外观、功能、情境三个方面出发,对南丰泥炉的外观造型进行设计、研究。当时工匠留下的作品为现在的文化群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这些作品塑造了传统泥炉的核心形态,也成为了当今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创新的重点,为泥炉设计提供了参考方法。这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保护、传承,而且有助于提升泥炉产品的价值,拓展销售市场。
    10  产品语义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研究
    张鹏,林鸿
    2019, 1(1):57-6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0
    [摘要](511) [HTML](0) [PDF 13.34 M](1168)
    摘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葫芦纹样中的语义进行分析,阐明中国传统葫芦纹样具有的语义成分,探究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通过整理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的脉络,结合各个时期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的实际案例,综合归纳出葫芦纹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的各种语义,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传统葫芦纹样对当代设计的指导作用。在语义学视角下,对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的探讨更深刻地揭示了葫芦纹样发展的脉络,更好地表现了其对当代产品设计的指导作用。
    11  云锦的传统与当代设计
    宋湲,刑小刚,丁佳男
    2019, 1(1):65-7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1
    [摘要](914) [HTML](0) [PDF 8.76 M](1806)
    摘要:
    对云锦的传统特征与其当代的设计、应用、分类进行研究。从云锦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云锦的色彩、图案、材质、工艺等特征,深入探讨云锦的现状、其当代产品的研发等方面。因为云锦的固有特点导致它在当代的设计、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使用范围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应对云锦进行改良,使其适应当代生活的要求。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让古老的云锦与当代设计相结合能赋予它生命力,这也是对云锦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方式。
    12  传统村落景观中审美内觉的现代转化研究
    谢旭斌,陈立波
    2019, 1(1):71-7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2
    [摘要](360) [HTML](0) [PDF 6.91 M](1286)
    摘要:
    从人的内觉角度去观察村落审美现象,探寻其审美本质及作为“审美内觉”的维度、特性,达到拯救村落老屋与传承民族审美文化的目的。以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审美内觉的研究对象,探寻其文化审美特性及现代转化方法。主要从对审美内觉的诠释,以及其所具有的能动性出发,从文化维度、价值维度和个体维度,分别对审美文化的构建、公共空间意识的凝结和朴素本真的内心追求进行分析,并作出现代转化的展望。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类审美内觉普遍作用的行为及结果,审美具有“认同普遍性”,村落群体之间的审美内觉由共同性审美行为构成并体现在公共性生产习俗中,审美内觉的挖掘对传统文化审美因子的现代应用具有激发作用。
    13  基于数字乡村化的古村落保护
    刘伟,丁亚君
    2019, 1(1):75-7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3
    [摘要](443) [HTML](0) [PDF 5.62 M](1210)
    摘要:
    通过对数字乡村化的研究,为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带来了技术创新与“活化”手段,给村落保护与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以系统论、虚拟信息技术为基础,从村落保护的数据采集,信息利用,数据思维的提出,数字还原等内容、技术、观念,展开探讨。通过数字乡村等手段,古村落保护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活化村落空间、建筑结构、艺术样式等虚拟空间场景,而且可揭示湮没在历史迷雾中的乡土文明,使其焕发学术价值,从而促进村落景观的科学保护与文化传承。
    14  湘西南传统村落乡土艺术遗产资源的唤醒研究
    赵倩巍,谢旭斌
    2019, 1(1):79-81, 8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4
    [摘要](421) [HTML](0) [PDF 5.63 M](1184)
    摘要:
    湘西南传统村落孕育了璀璨的乡土艺术遗产资源,挖掘湘西南乡土艺术遗产资源,唤醒其文化资源的生命活力,实现对其文化的传承创新,可满足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与审美发展需求。通过田野调查、寻访探源的方法,挖掘、记录、整理湘西南传统村落保存的乡土艺术遗产资源,创新转化其现代文化功能。湘西南传统村落留下了相对原生态的艺术资源,体现了自然乡土的艺术认知、礼制尊崇的艺术伦理、类型多样的艺术审美,这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纪实,是人类文明的资源宝库,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文化温情之源。传承乡土艺术遗产资源并唤醒其精神灵魂,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回避的重大议题。
    15  传统乡村家居陈设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范伟,彭云群
    2019, 1(1):82-8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5
    [摘要](884) [HTML](0) [PDF 19.33 M](1100)
    摘要:
    通过对传统乡村家居陈设特征的解读,分析其经济适宜的实用性、素雅质朴的简约性、规范有序的整体性、朴实节约的生态性。借助一系列的乡村实物调研法,列举具体的传统乡村家居的生活器具,从它们的造型、结构、功能、制作过程、意象设计特征等角度分别进行分析。采用比较法、文献法与实地考察乡村自然环境等形式的结合,分析当地传统乡村生活器具选材的客观因素。再结合人文环境,从乡村民众的生产生活视角展开研究,总结当地传统乡村家居陈设的生活制品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们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乡村家居设计的文化内涵,阐述了形意场下乡村陈设与中国农耕文明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理念之间的关系,并折射了礼制文化、敬祖爱幼、男尊女卑等生活习俗和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
    16  大友克洋动画作品中的“蒸汽朋克”情结
    殷俊,李越越,施安国
    2019, 1(1):89-9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6
    [摘要](851) [HTML](0) [PDF 7.96 M](1269)
    摘要:
    “蒸汽朋克”风格在日本的动漫界占有重要地位,大友克洋更是钟情于蒸汽朋克风格的动画导演之一。本文首先追溯了蒸汽朋克文化的源起,从日本经济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解读此种风格形成的原因和演变过程;然后从美学表现的角度论证蒸汽朋克文化与大友克洋动画作品的契合度,从影片精神内涵的角度,探讨大友克洋对“蒸汽朋克”文化的思考与运用;最后提出对中国动画的思考和建议。
    17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早期国产动画中的表现
    郑晓东,史敏丽
    2019, 1(1):93-9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7
    [摘要](625) [HTML](0) [PDF 7.68 M](1699)
    摘要:
    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色彩观的传承意义,以及中国传统色彩观对国产动画中色彩设计的指导意义,指出中国传统色彩观传承与再设计的必然性和对国产动画的基础性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阐述了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色彩观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梳理概括了“五行”与“五色”的发展脉络与象征意义,并以几部最具有代表性的早期国产动画为例,以角色设计及场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为重点,分析了早期国产动画中中国传统色彩观的设计与表现,总结出传统色彩观在中国早期动画中的表现特征。中国早期国产动画对于传统色彩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意立象”上,以意为本,以象为表,注重文化的内置与外化,从而在内涵与表象上独具中国特色。
    18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配角形象塑造——以《千与千寻》为例
    沈艾雯
    2019, 1(1):98-10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8
    [摘要](706) [HTML](0) [PDF 7.14 M](1381)
    摘要:
    为全面提升国产动画影片的综合实力,尝试从日本当代动画巨匠宫崎骏的经典之作《千与千寻》中汲取经验,以助力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完善与发展。以影片中的典型配角形象,如汤婆婆、无脸男、锅炉爷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掌控、陪伴、指引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其造型设定、性格塑造、动作设计等表现技法。总结发现配角形象与主角的多样化搭配模式,能够极大程度地彰显影片的多元寓意及情感价值。
    19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听觉语言研究
    刘庆立
    2019, 1(1):102-10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9
    [摘要](454) [HTML](0) [PDF 7.92 M](1221)
    摘要:
    通过对电影中听觉语言的分析,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在现代制作技术条件下,听觉语言的表达方法与模式,以及其对电影整体效果的重要作用。以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从人声、音响、音乐三个层面进行赏析。在讨论这三个层面各自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从听觉设计的技术、方法、效果之间的纽带关系加以分析,揭示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中听觉语言的重要性。视听语言中的听觉语言在动画电影中举足轻重。现代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听觉语言的制作与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模式为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增添了魅力。同时,民族电影作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听觉语言也必须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进行融合,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根植于人民,并且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20  当下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包装设计——以《白蛇:缘起》为例
    黄秋儒
    2019, 1(1):107-11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20
    [摘要](731) [HTML](0) [PDF 8.97 M](1236)
    摘要:
    以《白蛇:缘起》影片为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挖掘、总结当下国产动画影片成功的潜在因素,推动国产动画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研究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内容,并且从多个维度分析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借鉴及运用等,阐释中国风的国产动画电影成功的潜在因素。以古代民间故事为背景,通过剧情的编写,角色形象和设计场景的塑造,
    21  基于格雷马斯理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叙事结构分析
    田星瀚,焦瀚
    2019, 1(1):112-11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21
    [摘要](754) [HTML](0) [PDF 4.63 M](1443)
    摘要:
    本文以深思当代国产电影中传统文化符号、神话故事 IP与新时期大众情感化观影诉求的价值重构为目的,以格雷马斯行动模式中“欲望产生、行动能力、实现目标、得到奖赏”四段式作为研究方法,运用符号矩阵理论的“正反 X”观点来划分影片中的人物归属以及产生的相关冲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影片以“意义”为主诉求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以主人公“哪吒”为主要“自我认可”“他人认可”对象,总结得出影片内容与现实社会中、等诸多关系的隐喻性表达关联结论。《哪吒之魔童降世》虽在网上相关平台的观众评价中尚有不足,但就影片本身的叙事架构与票房数据来说,可以视为国产动画电影融入传统元素优质制作的一种全新创造性体验,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架构提供了借鉴意义。
    22  跨界视角下地铁公共艺术的新媒体转向
    肖广,李轶南
    2019, 1(1):115-12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22
    [摘要](415) [HTML](0) [PDF 11.89 M](1086)
    摘要:
    分析地铁公共艺术的矛盾,探讨跨界设计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新媒体艺术的跨界协作模式和地铁公共艺术的新媒体转型方向。基于中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生存状态和矛盾,在跨界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视角下,结合案例,比较新媒体公共艺术和传统地铁公共艺术两者在构成要素、表现语言、审美态度、与地铁空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探索地铁公共艺术新媒体转型的优势和价值。总结发现在跨界视角下,新媒体艺术可以视为地铁公共艺术在当代转型的方向。在跨界协作的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凭借自身的艺术语言和对公共性的诠释,能够突破传统公共艺术的局限,为当代地铁公共艺术注入新的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适应当代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塑造可被大众重新认知和感受的地铁空间环境。
    23  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探析
    张璇
    2019, 1(1):121-12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23
    [摘要](390) [HTML](0) [PDF 14.27 M](1072)
    摘要:
    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传统手工艺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析、总结滨州魏集镇手工艺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建议,预测及设计出可行的系统模块化参与方法,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角度。以滨州市魏集镇手工艺旅游产业为研究目标,以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理论和研究资料为文献基础,运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按照手工艺的“理论价值分析—系统模块概念设计—创新产业结构”的框架,设计出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手工艺文化系统模块化统一管理的设计方法。传统手工艺以“用”为主要目标,与普通人民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保持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活态”发展,使之经过现代化的适应过程,在现代机械生产占据主要优势的前提下,还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与创新。这要求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科技行业、教育行业、服务行业和艺术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并且在传统文化六模块的协调融合下,驱动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4  公益广告传播创新策略——以南京“新媒体 +”整合传播为例
    赵澄,麻丽梅
    2019, 1(1):128-13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24
    [摘要](377) [HTML](0) [PDF 8.86 M](1336)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公益广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教化与立德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南京市以融媒体传播点亮城市的一系列公益广告创新举措,借助等理念,“社会营销”“场景营销”“整合传播”“符号学”总结出新时代公益广告传播的方法、路径与意义。实现新时代公益广告的科学传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25  众包激励的交互设计策略研究——以风陵渡地区末端快递众包为例
    曹安平,李轶南
    2019, 1(1):133-14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25
    [摘要](663) [HTML](0) [PDF 14.43 M](1125)
    摘要:
    通过研究风陵渡地区末端快递众包激励因素,提出激励风陵渡村民参与末端快递众包的交互设计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众包激励理论模型;其次根据风陵渡末端快递服务实地调研的结果细化了该地区的众包激励模型;最后在整理出激励风陵渡居民参与末端快递众包的交互设计策略之后,利用 Likert量表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述交互设计具体策略进行验证,研究了其有效性和有效程度。研究发现在激励风陵渡村民参与末端快递众包的交互设计策略之中,提高快递众包任务过程的透明度、对参与者进行个性化推荐、设置金钱奖励机制、设置劳力积分兑换和使用机制、设置荣誉等级机制并建立快递众包社区这五项策略对村民的激励作用较大,而确保快递众包平台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为村民营造快递众包平台安全环境、设计符合村民心理模型的快递众包任务流程、预防快递众包任务的失效并及时提供错误反馈这四项策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激励力度不大。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模板详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