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设计史论研究与当代设计
    李砚祖
    2021, 3(4):1-4, 1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1
    [摘要](348) [HTML](0) [PDF 1.20 M](1636)
    摘要:
    设计史论研究与当代设计 李砚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46(2021)04-0001-04 DOI: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1 (下转第11页) [参考文献\&\&]
    2  全程创意生产观下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研究
    向勇,白晓晴
    2021, 3(4):5-1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2
    [摘要](399) [HTML](0) [PDF 802.34 K](1382)
    摘要:
    在全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在多元化媒介平台中发挥着激活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从全程创意生产观视角出发,设计与传播可以作为文创产品意义生发一体两翼的生命全程。基于三元传播模式的符号学分析框架,当前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的开发经历了文化故事的创意编码、创意生产的融媒体创新以及文创IP的体系构建等三重路径,最终激发文化创意在文创产品生产端、传播端和消费端的价值转化。
    3  “本土广告公司”的兴起与衰微——中国广告产业宏观制度变迁的文化表征
    石晨旭,李思闽
    2021, 3(4):12-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3
    [摘要](332) [HTML](0) [PDF 755.32 K](1108)
    摘要:
    在当代中国广告史研究中,“本土广告公司”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当代广告产业的发展历史中,它曾扮演了与外资公司分庭抗礼的角色,是中国广告生产制作与文化竞争的重要力量。本文希望超越案例层面的广告文本分析,结合文化研究与产业研究的视角,将“本土广告公司”这一概念视为广告产业变迁的文化表征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发展历史的回顾,阐述“本土广告公司”这一概念的兴起与衰微的过程,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国广告产业宏观制度的变迁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启示。
    4  从服装杂志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装的可持续理念
    丛天柱,崔荣荣
    2021, 3(4):19-25, 4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4
    [摘要](485) [HTML](0) [PDF 3.58 M](1110)
    摘要:
    以服装杂志为载体,探究中国可持续意识滥觞,释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装可持续理念。回归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实况,搜集《时装》《中国服装》《上海服饰》等服装杂志为研究参考依据,从实证的角度解读中国服装可持续发展初期的形式与成效。在服装杂志中,发现主要有五类设计使用方式,使中国服装可持续理念初见端倪,其中服装购买前的挑选选购与服装购买后保养收藏的占比较为靠前。统计分析后,从挑选选购,到保养收藏,康养护理,到适体裁剪,再到旧衣改造等多环节、多层面下,服装杂志通过呼吁与科普的形式,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服装可持续闭环,尝试了在生产、消费、使用等方面的引领,以期为当下中国服装行业与时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参借。
    5  论可持续视域下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
    李正,徐倩蓝
    2021, 3(4):26-3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5
    [摘要](622) [HTML](0) [PDF 678.63 K](1120)
    摘要:
    需求是推动产品真正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例外。社会人与个体人对于传统服饰的需求是传统服饰可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在这里人们需要正确理解“可持续性”的含义,要正确领悟人类对于服饰文化流变过程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创新需求不仅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而人类心理上的多元需求性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共性,这种心理共性不仅喜新厌旧,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恋旧返祖心理,这样的人群心理必然导致传统服饰在继承中得以主动创新。
    6  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游戏叙事
    於水
    2021, 3(4):31-35.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6
    [摘要](819) [HTML](0) [PDF 706.22 K](934)
    摘要:
    在数字游戏日益成为人们主要娱乐方式的背景下,研究游戏叙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游戏天然具备的叙事属性、经典叙事在当代游戏中的实现方式,以及未来游戏中的智能叙事,并且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相比较于电影艺术,游戏叙事具有较高的随机性、沉浸性,但在叙事的审美价值上,距离电影仍有较大的差距。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叙事会不断提高游戏的叙事审美价值和情感传达能力。
    7  智能时代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范式研究
    张若宸,朱雨琪
    2021, 3(4):36-4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7
    [摘要](306) [HTML](0) [PDF 2.33 M](1736)
    摘要:
    本文梳理了智能算法主导下短视频行业的运行规则,分析了短视频行业内容质量升级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短视频行业质量效率平衡的痛点。广大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亟待建立转型升级的创作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智能时代短视频内容创作范式研究,从创作主张、创作内容、创作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自我导向型(PO)、流量导向型(FO)和销售导向型(SO)三种创作策略。研究结果启示创作者借助新的创作范式,建立行业系统性认知,并借助有效路径增强创作内容差异化,提升短视频创作质量与效率,实现流量转化。
    8  技术美学视野下智能媒体的审美特征
    郑晓发,常疌
    2021, 3(4):42-46, 5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8
    [摘要](291) [HTML](0) [PDF 701.03 K](1160)
    摘要: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和智能媒广泛应用的语境下,智能媒体的审美特征尚未厘清。本文从技术美学理论切入,通过梳理技术支撑下智能媒体发展历程,指出技术对智能媒体美学发展的意义;并通过研究智能媒体应用现状,指出智能媒体审美与智能时代技术美学理论发展方向的相关性;最终从智能内容智造、传播、接收的视角,提炼智能媒体的技术美学审美特征。最后得出智能媒体的内容智造过程具有多元美共生特性,传播阶段具有物联美与个性美,受众接收端具有强交互之美这一结论。
    9  从点缀物到新类型:“场所营造式”公共艺术的困局
    陈确
    2021, 3(4):47-52, 7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09
    [摘要](786) [HTML](0) [PDF 840.29 K](1051)
    摘要:
    “点缀式”公共艺术和新类型公共艺术貌似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但本质上都属于“场所营造”。它们在成果载体、发起主体、生产路径、后续效应和价值底色上都是交叠的。基于“场所营造”理念的公共艺术实践,注定了“内卷”的结局,沦为小资化和精英主义的游戏。要想击穿“内卷”、获取范式突破,必须重新思讨公共艺术的历史基因与使命,并将之与现实链接,必须重新思考公共艺术在当下的价值定位与价值输出,并要具备起底式的、自噬的勇气,去建立新的打法、体系和规则。这是伟大的事物在当今时代取得升维的唯一方式。
    10  唤起文化自信——城市文化复兴中的公共艺术
    王冲
    2021, 3(4):53-5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10
    [摘要](350) [HTML](0) [PDF 787.41 K](933)
    摘要:
    城市文化复兴(Urban Renaissance)是全球城市更新的崭新阶段,是城市实现综合价值的转型路径,这种城市化方式鼓励都市文化的建构和生长,以之激活空间,活跃人文氛围,激发创新活力。作为一种媒介,公共艺术能够折射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过去几十年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见证了国民自信心的不断积累,而新时期“文化自信型城市”的构建目标,也为步入“美学时代”的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设立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中国故事的挖掘,市民的广泛参与还是文化的国际输出,都需要艺术都市营造理念的智慧更新。
    11  精神重塑: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行动
    孙博,张晓诗,黄婷婷
    2021, 3(4):59-65, 8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11
    [摘要](1090) [HTML](0) [PDF 2.55 M](2274)
    摘要:
    基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城市更新行动相关内容,提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策略介入城市更新行动的实践中,包括其组织形式、资金构成、实施措施、意义影响等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复兴”运动的历史源流;通过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公共艺术立法促进城市更新政策保障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相一致的“公共性”的体现,阐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作用;通过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三种空间结构的实践案例,从多个角度对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更新的实践策略进行剖析。提出以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行动而形成区域文化生长,形成“新生态”城市更新方式的重要意义。
    12  体验需求下的工业遗址景观叙事性设计研究——以江南水泥厂为例
    张明哲,张轶
    2021, 3(4):66-7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12
    [摘要](475) [HTML](0) [PDF 8.15 M](1145)
    摘要:
    在我国城市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不断深入和推进的背景下,探究和构建符合工业遗址资源的活化利用策略,以拓展工业遗址景观的设计思路并指导设计实践。本文试图通过挖掘工业遗址景观体验者的情感需求并与景观叙事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工业遗址景观设计路径,从获取用户的体验需求入手,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工业遗址景观更新改造设计当中。最后将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业旧址作为实践目标,进行景观叙事性方法改造与活化设计,为同类型景观的更新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结合观者体验需求的工业遗址景观叙事性设计改造可有效避免空间体验感单一和同质化问题,并提升综合利用价值,创造满足体验者的情感诉求和多感体验的工业遗址景观情境空间。
    13  基于海洋文化传播的儿童游乐设施设计
    汪沙娜
    2021, 3(4):73-7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13
    [摘要](409) [HTML](0) [PDF 5.42 M](1165)
    摘要:
    为解决目前我国儿童海洋文化教育意识薄弱的现状,通过对儿童海洋文化教育现状及儿童对游乐设施心理特征的分析,探索海洋文化元素在儿童具体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海洋文化元素的传播。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与情景导向为设计的海洋文化元素提取方法。通过对渔民耕海劳作的用户行为分析和对渔民出海行为的情景展示,提取相关海洋元素。以儿童游乐设施为例,分析其儿童游乐设施的用户行为和情景需求地图,结合提取的元素展开实例设计。将该方法提取的海洋文化元素应用于儿童游乐设施中,为海洋文化元素的传播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小培养儿童了解海洋知识,有效地实现海洋文化元素的传播,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
    14  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
    周计武
    2021, 3(4):79-8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4.014
    [摘要](597) [HTML](0) [PDF 876.82 K](1106)
    摘要:
    以艺术的跨媒介性为切入点,以中西跨媒介研究的经典文献为基础,采用文本细读、话语分析、比较文献学和数字人文等方法,加强各门艺术的跨媒介比较研究,深入理解和认知跨媒介研究的核心概念、范畴、观念和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知识谱系。这是一种从微观到宏观,从经验到抽象,从本体论到体系论的研究思路。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模板详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