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设计学学科属性应该回归设计真相
    李超德
    2022, 4(1):1-6, 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552) [HTML](0) [PDF 860.04 K](653)
    摘要:
    文章围绕艺术门类新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指出作为交叉学科的设计学,将原来的设计学一斩三段,分属为理论、实践、交叉三个学科,分离了原本处于一体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和技术交叉问题,障蔽了设计学研究的真相。文章论述了新的交叉学科设计学强行分离理论、实践、技术因素,过于强调工业设计中技术前沿对设计技术的影响和交叉融合,不利于设计学研究的整体认知,也肢解了设计学的学科属性。文章阐述了新的学科目录是对广泛设计门类研究的漠视,必然会出现设计学研究的泛技术化,助长对于设计学外延的过度解读,使得设计学迷失了设计专业的真相。进而,文章提出了设计学学科属性如何回归设计真相的路径思考。
    2  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设置中的若干问题
    祝帅
    2022, 4(1):7-13, 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399) [HTML](0) [PDF 820.31 K](572)
    摘要:
    在我国,学科目录既是研究生招生、培养、就业和博士点设置的依据,是国内学科评估、评价,“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拨款的基本单位,也是本科招生专业的参照(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置也参照研究生的学科门类),因此,学科目录的讨论对未来学科建设发展而言有积极的意义。2021年公布的国家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对艺术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做出了较大的布局调整。本文对此次学科目录调整中,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设置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解读,并就艺术门类与一级学科的对应关系、交叉学科的设置及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两个争议焦点学科的定位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  艺术与技术之争?——设计学学科归属争议的本质缘由
    胡俊红
    2022, 4(1):14-2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542) [HTML](0) [PDF 3.67 M](627)
    摘要:
    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晶。艺术与技术的相离相合推动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透过西方现代设计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规律,技术与艺术之争是推动设计思潮变迁的元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设计教育深受西方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影响。同时,在学科与专业目录的不断调整之下,设计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艺术与技术孰重孰轻的矛盾也在不断推进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未来设计教育将朝着艺术化和技术化双轨制的路径发展。
    4  论中国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技术设计学体系基本问题研究论纲①
    邹其昌
    2022, 4(1):21-2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429) [HTML](0) [PDF 828.35 K](610)
    摘要:
    一年一度的“中国设计理论与‘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旨在探讨、研究与实践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问题,以期对中国未来发展做出中国设计理论界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本研究聚焦设计与技术之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重点探索中国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问题。系统考察与研究中国设计理论的概念、基本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深入探讨如何把握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价值追求及其当代意义;特别考察中国设计理论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问题。本次的亮点是设计治理理论问题的提出与探索,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这些问题正是中国当代文化转型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本研究尝试性探讨技术设计学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
    5  手工艺众创平台服务模式研究
    何灿群,朱敏
    2022, 4(1):28-3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558) [HTML](0) [PDF 5.71 M](629)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探讨手工艺众创平台的服务模式。通过对国内外众创空间与众创平台相关定义的剖析,厘清了互联网众创平台的概念及内涵,阐述了其发展特点及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手工艺众创平台给出定义,并结合国内典型案例,归纳整理出四大类手工艺众创平台模式。根据手工艺产品创新创业的全流程(创意生成—资金筹集—规模生产—商业变现),基于实际体验和对话访谈等方法,构建出手工艺众创平台服务系统模型;通过模型,采用各模式中的服务设计要素,确保利益相关者、接触点、服务提供、流程分析的完整性。
    6  凿户牗为室:古代文献中有关氐、羌民居记载的分析
    张犇,王奇
    2022, 4(1):39-4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97) [HTML](0) [PDF 1.45 M](490)
    摘要:
    历代文献中对于氐、羌民居的记载虽然零星,却为当下窥寻从氐、羌到番民再到藏、羌的民居演变轨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氐、羌通过几千年来的迁徙、融合、混居所形成的民居文化,不仅是因地制宜的朴素造物观的体现,也是从古至今多元文化互渗融通的结果。氐、羌民居文化的传播路线历经陇南、川西北至川南、滇地,既与茶马古道相对应,也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及当下正在发掘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带基本重合,有力证明了氐、羌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7  发现、阐释和建构:20世纪30—40年代的民族民间工艺调查
    彭圣芳
    2022, 4(1):45-51, 8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160) [HTML](0) [PDF 4.65 M](601)
    摘要:
    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异常活跃。其中,民族民间工艺是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状况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调查中成为主要内容。在掌握科学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这时期的民族民间工艺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的民族志书写,成为文化阐释和建构的基础。除了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调查成果还是当时民族危亡之中,维护主权、反对分裂,建构民族国家及其整体文化格局的重要支持。
    8  海南黎族非遗技艺中的“物我之辩”在现代乡村民居设计中的功能延展性探析
    钟正男,张引
    2022, 4(1):52-58, 10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105) [HTML](0) [PDF 1.09 M](478)
    摘要:
    海南黎族非遗技艺的产生来自先民对外界环境、物我关系的长期实践与思考,是黎族先祖对环境的“本我”“自我”的辩证理解,在结合当下人居条件和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终完成地域人文内涵的“超我”表达。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海南黎族非遗技艺以乡村民居建筑为形式及功能载体,为黎族非遗技艺的当代转化提供现实存在的依据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9  乡村设计的内涵、特征及价值立场
    陈庆军,袁诗群
    2022, 4(1):59-65.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202) [HTML](0) [PDF 4.85 M](635)
    摘要:
    乡村设计是将乡村的优势特色资源,在现代消费文明、文化表达和美学取向中,重塑价值体系的创新活动,是以设计思维与创意策略对乡村世界进行美学观照和艺术感知的具体行动,在唤醒东方田园的场所精神和重塑乡野浪漫生活方式的同时,与科技、商业进行结合,建立地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系统连接。乡村设计具有鲜明的在地性、系统性和融合性特点,并应该立足于生态文明、社会创新,以及城乡融合的价值立场,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进行系统融合创新。
    10  中国乡建同质化危机视野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赵斌,吴文治,陆佳顺,汪瑞霞
    2022, 4(1):66-7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99) [HTML](0) [PDF 25.83 M](617)
    摘要: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建筑设计的发展也近20年,现已面临着同质化危机。文中基于CNKI和WOS对中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溯源近20年中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的进程。对国内同质化严重的现实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借助上海金山区花儿会青创中心的设计方案,提出新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在地性文化表征,也需要合时宜的新形式,才可为乡村设计出持续的、活态的、具有吸引力的大好“风景”。
    11  情境制造下乡村创意集市的介入路径研究
    张博,周文晔
    2022, 4(1):78-8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124) [HTML](0) [PDF 16.64 M](630)
    摘要:
    在艺术振兴乡村的文化活动背景下,以湖头村创意集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集市小生态形象操作策略的介入路径,以期有效达成乡村特色文化和生活的设计运用。在情境制造与空间构建的视角下切入,结合乡村文脉理论和社区建筑群肌理分析为理论框架,从村庄生态、形态、业态和文态等维度进行深度解读,通过文化特征和典型元素的梳理归纳,探索创意集市的空间组织建构逻辑,着力分析情境场域意义与传播策略。基于乡村建设实践中以活化湖头村人文风貌的创意集市为落脚点,逐步形成理性逻辑视角,提炼出修复而非重建、生活而非展示,特色而非标准、拓展而非守旧等情境制造下的介入路径策略,拉近集市空间与村民、游客之间的距离,做到特色凝聚具象化,以拓宽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的前沿规律和方法。
    12  文创产品的信息传播与感知差异性研究——以青年群体的视角为例
    钱凤德,沈航,张佳煜
    2022, 4(1):85-8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346) [HTML](0) [PDF 874.56 K](459)
    摘要:
    为探析普通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感性认知差异,从消费末端探究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依据。在以往研究和专家深度访谈基础上建构了青年群体对文创产品感性认知的基本框架,具体表现在基本信息、产品特征与使用方法三个方面,在每个层面采用两个变量对其进行解释并形成最终量表。以一个经典文创产品“书灯”(Lumio)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同步的深度访谈系统收集用户反馈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0的独立样本T检定模块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对青年群体而言,性别因素导致对文创产品的感性认知差异主要集中在产品特征和使用方法上;专业背景因素导致的感性认知差异主要集中在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上;而产品的IP辨识度因素并没有在青年群体中带来对文创产品的感性认知差异。
    13  “互联网+”背景下ASMR在品牌声音营销中的设计应用
    汪军,杨珂
    2022, 4(1):90-99, 10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222) [HTML](0) [PDF 4.03 M](625)
    摘要:
    针对品牌声音营销进行归纳分析,引入ASMR这一以声音为基础的感知觉传播介质为品牌声音营销设计的新切入点。从品牌营销设计中的声音要素入手,详细论述了品牌中的声音传播、“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声音营销新需求及ASMR的研究发展,进一步探讨ASMR在品牌声音营销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ASMR于饮品、食品及生活用品服务类消费品牌中所能发挥的设计应用潜力。同时分析了ASMR在运用与推广方面的系列问题,最后分别从声音特性对品牌标识设计的塑造、消费者定位的把控、品牌声音营销媒介的选取及声音商标与市场合法化角度提出了相适用的建议。文章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互动结合ASMR进行品牌整体设计推广的有效途径,其中应注重与品牌功能及营销对象的需求相契合,完善声音商标的建立、选取恰当的互联网媒介平台进行投放、规范声音标识的权益法规,以此实现多感官的品牌传播和整体性的品牌设计,为新时代品牌营销提出新的思路。
    14  学理图式与路径设计——《从乡愁到乡建》阅读札记
    邬烈炎
    2022, 4(1):100-102.
    [摘要](88) [HTML](0) [PDF 615.00 K](425)
    摘要:
    学理图式与路径设计——《从乡愁到乡建》阅读札记 邬烈炎 1,2 1.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南京 210013;2.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南京 210013 摘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收稿日期:2021-12-13 作者简介:邬烈炎(1956—),男,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主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设计教育等。 [参考文献]
    15  设计形态学之生态观
    邱松,金思雨,徐薇子,姜婧菁,陈柯璇
    2022, 4(1):103-10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1.000
    [摘要](635) [HTML](0) [PDF 3.82 M](624)
    摘要:
    作为新兴学科发展方向,设计形态学借助“形态研究”之优势,已与众多学科进行了交叉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其协同创新范式。将“生态”理念纳入设计形态学,其实就是期望借助“生态学”的系统思维来研究设计形态学。设计形态学的生态系统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又融入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生态系统”,而这恰好又归属设计形态学的研究范畴。倡导设计形态学之生态观,不仅能帮助设计研究人员提升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并用更新的思维和视角去从事“形态研究”,还有助于设计形态学的理论建构与思维拓展,并对设计形态学主导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还可针对设计形态学的整体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并能为设计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学术质量评估服务项目启动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