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版学科目录“设计”类学科迎来重大结构性调整的几点解读
    夏燕靖
    2022, 4(4):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1
    [摘要](339) [HTML](0) [PDF 8.27 M](577)
    摘要:
    持续近两年时间的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即将迎来正式公布,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将在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遵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对“设计学”学术型专业归类调整的同时,稳步推进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的增设,以提高学科门类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度。据此,针对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设计”类学科进行解读,从其学科重大结构性调整来看,实现了具有关联性学科的重新归类,以及新兴应用型门类专业点的增设,既配合了“设计”类学科重视基础、拓展前沿的发展趋势,以及创意与技能并举的人才培养新需求,又考虑到我国教育统计的历史分类与未来社会发展领域的需要。相比较来说,“设计”类学科是此次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类学科调整获益最大的学科。简言之,可以归纳为一个归类、两个增设的调整,即有关原“设计学”一级学科(1305)在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分别被调整归类到“艺术学”(1301)之中,延续原学科的历史、理论研究方向;并增设两个“设计”类学科点,一个是专业学位点(1357设计),含新增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另一个是交叉学科的“设计学”学科点(1403),可授予工学、艺术学位。实事求是说,此次新学科目录的颁布将完善放管结合的学科专业目录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推动学科专业目录向指导性、统计性和应用性转变。
    2  设计修辞的三种模式——中西日设计修辞模式比较
    代福平
    2022, 4(4):9-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2
    [摘要](727) [HTML](0) [PDF 11.35 M](620)
    摘要:
    说话和设计同属于创造世界的修辞活动。中西日的修辞学差异也体现在设计文化中。中西日三种设计修辞模式可以分别表述为:形式追随伦理、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追随感觉。“形式追随伦理”模式的特点是“以人和人的关系来决定物的形式”;“形式追随功能”模式的特点是“以人和物的关系来决定物的形式”;“形式追随感觉”模式的特点是“以人和自身人性的关系来决定物的形式”。这三种模式分别立足于善、真、美三个维度。当把它们还原到人的自由感受时,就实现了统一。
    3  可供性与产品语义设计理论的交集与边界研究
    周海海,邓家乐,张岚云,陈黎
    2022, 4(4):19-2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3
    [摘要](618) [HTML](0) [PDF 10.17 M](614)
    摘要:
    可供性理论最早由James Gibson 提出,首先运用于生态心理学领域,被称为“直接知觉论”,强调人或动物与环境之间发生活动的可能性。Krippendorff的产品语义理论则是从产品认知和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产品的可用性和可理解性。文中梳理了学界有关可供性和产品语义两种理论的分歧与共识,探讨了两种设计理论的共性与区别,并从产品(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设计应用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可供性与产品语义的设计框架,旨在帮助设计师分析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并通过交互行为库和交互组件库的匹配,辅助产品造型和结构原型设计,最终提升产品设计的用户体验水平。
    4  数字化场域空间中虚拟化身设计要素分析
    王晨,朱世范,邱信贤
    2022, 4(4):27-34, 6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4
    [摘要](613) [HTML](0) [PDF 18.96 M](523)
    摘要:
    在元宇宙等新媒介的加持下,观众利用虚拟化身进入数字化场域空间成为了一种新的互动形态,讨论了构建这种互动形态的设计要素与实践方法。根据目前实现虚拟化身的技术手段,分析了目前适用于数字化场域空间的设计方法,总结“视角性”“具身性”“在地性”等面向虚拟化身的设计要素,结合案例分析它们如何在互动设计中的进行应用,并在深圳文博会、上海教博会等大型展会上进行了设计实践。结合场域空间的特点,综合使用新媒体形态下的设计要素,有利于用户更好地感受互动体验,为数字化互动产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设计思路。
    5  基于具身认知的动作类非遗虚拟交互场景设计
    王妍,刘澍岳,司峥鸣
    2022, 4(4):35-40, 7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5
    [摘要](143) [HTML](0) [PDF 10.94 M](543)
    摘要:
    动作类非遗是指以人体为载体,以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完成特定的肢体动作来展现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虚拟技术设计交互式游戏化体验,促进动作类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实现动作类非遗的数字化转化和活化保护,探索动作类非遗保护方法的新途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以太极拳为例,构建基于具身认知的动作类非遗虚拟交互场景。动作类非遗的传承需在现实场景通过即时的动作教学与练习中实现,因此会受到时空局限。建构动作类非遗虚拟交互场景,有利于学习者自学标准化动作,掌握成体系的动作程式,并养成下意识的身体经验,从而实现动作类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6  VR叙事体验视角下的古诗意境创构研究
    李颖,李松林
    2022, 4(4):41-4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6
    [摘要](150) [HTML](0) [PDF 7.26 M](558)
    摘要:
    意境,作为古诗精神传达的核心要义,具有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是古诗艺术的最高审美层次。诗性叙事视角下的“意”“象”互视与VR叙事体验视角下的意境创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VR叙事体验视角下的古诗意境通过虚拟物象、场景叙事、环境渲染等空间叙事手段传达古诗文化精神。研究了基于VR场景叙事视角下的古诗意境的创构途径与结构特点,并从“沉浸式体验”“意境创生”和“文化隐喻”等几个方面阐释了VR场景叙事对古诗意境表达的提升作用。
    7  由陆巷古村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命栖居
    卢晴,江牧
    2022, 4(4):47-5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7
    [摘要](44) [HTML](0) [PDF 10.02 M](528)
    摘要:
    传统村落是人居环境活态、立体的宝库,是可堪栖居理想家园的设计源泉。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阶段,希望通过对陆巷古村人居环境的相关探讨,管中窥豹分析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生命观及中华民族的存续智慧,以期为赋能乡村振兴,助推家园营建,赓续民族血脉提供探索及思考。以陆巷古村为锚点,尝试探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生命栖居模式,分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地缘适应的显性脉络及人伦秩序的隐形脉络,解析村落人居环境的生长形式;继而从人居环境的择址与营建两大方面认知村落人居环境对生命的守护。对村落人居环境与人之间的双元互动进行剖析,读取人的生命指向在人居环境上的投射表达,以及人居环境反作用于人的生命指向的交互影响,最终得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居住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生命栖居模式。
    8  艺术重要,雨水更重要——当代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的自发式设计理论思考
    张学忠,牛艳艳,王宁
    2022, 4(4):53-5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8
    [摘要](169) [HTML](0) [PDF 7.94 M](521)
    摘要:
    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当下,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其中,并提出各种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期待从中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但是自发式设计的理论,或更适用于乡村人居环境设计。基于“自发艺术”、艺术设计中的“反设计”,以及“艺术乡建”背景下石节子村人居环境改造的实验案例,辨析论证乡村人居环境设计自发式设计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在丰富性和多元化乡村文化构建中的价值。激活基于“内在需要”的“个体自发性”设计,是当代乡村人居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可能性理论思考。
    9  NFT对古村落共生环境保护策略——以洪坑村为例
    殷悦,林鸿
    2022, 4(4):60-6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9
    [摘要](151) [HTML](0) [PDF 10.40 M](548)
    摘要:
    归纳和总结洪坑村在原住民生活阶段如何将古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得以延续,提出NFT式传统文化保护策略,为当地旅游公司和村民创造持续的收入。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剖析洪坑村的人居环境为基础来归纳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共生系统;文献研究法,查找国内外关于共生哲学的研究现状;案例分析法,在阐述NFT的具体应用中举例说明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如何在公益领域发挥作用。发现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同作用于洪坑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该框架指导了如何将NFT艺术生产结构嵌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系统中来,让文物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期能够为传统村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研究提供一个元宇宙时代背景下的全新视角。
    10  快消文化视域下新式茶饮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周雨卉,陈绘
    2022, 4(4):68-7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10
    [摘要](171) [HTML](0) [PDF 39.86 M](473)
    摘要:
    探究快消文化对中国新式茶饮的影响和利弊,以及新式茶饮品牌形象设计的策略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快消文化及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利用比较法对比传统与新式茶饮之区别,分析新式茶饮发展现状及优势与困境,并基于快消文化和大卫·艾克的品牌形象测量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法从“轻、新、优、潮”四层面探究新式茶饮品牌形象设计策略。通过总结分析茶饮头部品牌的发展策略和产品、符号、人性化、企业四层面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法,得出快消文化视域下,应善于发扬其“快速、便捷、创新”等优势,弥补其“同质化、不养生、高损耗”等劣势,最终达成中国茶年轻化与国际化的品牌初心。
    11  移动端界面图标的物感设计研究
    毕歆苒,周睿
    2022, 4(4):78-8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11
    [摘要](255) [HTML](0) [PDF 11.28 M](463)
    摘要:
    探究移动端图标中物感设计的重要性与移动端界面图标物感设计的方法,分析什么因素创造了图标中的物感,物感对界面整体表现,带给用户怎样的心理体验及物感对移动应用品牌形象塑造散发着怎样的力量。针对不同风格移动端图标的实例进行物感分析,探究不同风格图标的物感特征,并将重点放在新拟态3D图标和玻璃拟态这两种新兴的图标风格。物感是移动端界面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功能映射、材质模拟、肌理通感、光影质感四个方面塑造;物感不仅是形成图标风格的语汇因子,而且是移动应用品牌调性构建的重要力量,正是有了物感的存在才使图标的样式丰富多彩,并带给用户多样的使用体验。
    12  品牌架构战略下智慧政务APP品牌视觉设计策略研究
    陈芝琳,裴炅
    2022, 4(4):85-94, 10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12
    [摘要](127) [HTML](0) [PDF 21.48 M](476)
    摘要:
    全球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竞争激烈,我国致力构建集约化政务APP和提供高质量政务服务的现状下,以政务APP品牌构建视角,探讨在品牌架构战略指导下整合政务APP品牌视觉设计方案。经问卷调研、单人访谈、个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基于品牌架构战略,使用背书品牌战略、子品牌战略、品牌化集合体战略梳理政府品牌、城市品牌、智慧城市品牌、政务APP品牌之间的层级关系,提出相应设计策略,加辅政务APP构建细则,全方位地介入其品牌计划。在品牌架构战略视角下,整合政务APP设计策略将是一种创新性设计方案,联合了政府品牌与城市品牌整体设计规划,为我国发展高水平、集约规模化的政务APP品牌提供新思路。
    13  文化基因视阈下京津地域文创产品开发对比策略
    闫晓虹,李杨
    2022, 4(4):95-10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13
    [摘要](499) [HTML](0) [PDF 8.25 M](518)
    摘要:
    在京津两地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后文简称文创)产品产业发展对比下,分析两地之间的文创发展差距和文化资源差异,挖掘京津文创产品中的文化基因价值与应用方法,为两地科学化、系统化、优质化发展文创产品产业寻求理论根据和指导方法。通过文化基因理论对京津两地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剖析和例证,借助文化基因的分层和分类方法将可转化为文化创意开发的部分资源进行梳理和文化定位,建立文创转化和资源开发路径。从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的甄别应用出发,优化文创产业发展结构,提高两地文创产品的质量,帮助京津两地文创产品产业明确文化基因层次,保护、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
    14  百年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的文脉变迁与当代建构
    汪瑞霞,何疏悦
    2022, 4(4):101-11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14
    [摘要](69) [HTML](0) [PDF 14.69 M](484)
    摘要: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化的激进追求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也逐步受到冲击,导致“三农问题”集中爆发,“乡村建设”在20世纪初危机深重的中国本土孕育而生。如何从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渊源来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和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系统”成为当前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回溯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百年变迁演进过程,阐释乡建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国家记忆“融合共生”的映射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五大目标要求,提出当代乡村乡建文化景观设计的“145”系统构架,并结合影响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三大要素,创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生境”“五生融合”的共生机制,完成由传统“设计造物”向“融合共生”文化景观系统的转换与提升,最终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学术质量评估服务项目启动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