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5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百姓日用即道”对明清手工业及现代设计之影响探微
    李翔宇,李轶南
    2023, 5(2):1-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1
    [摘要](173) [HTML](0) [PDF 2.01 M](482)
    摘要:
    通过分析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深层含义及延伸发展,总结其对明清手工业及现代中国设计之影响,探究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两面性,找寻其当代价值与归宿。结合明清文人著述与手工业成果,探析彼时设计思想的创新性与观察造物更新的前瞻性。从造物文化积累的角度反思“百姓日用”的保守性特质,运用当下富有代表性设计案例分析“良知天性”的当代价值归属。“百姓日用”曾一度促使明末造物工艺的空前繁荣,但其思想内在的保守性因应了故步自封的传统造物与管理模式,致使中国早期工业化停滞不前。其深层次的理念“良知天性”对当代设计找寻造物与生活的融合、机械与手艺的共生具有启发意义。
    2  从图案学到设计艺术学:诸葛铠学术思想探析
    秦岩,张犇
    2023, 5(2):8-12, 2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2
    [摘要](178) [HTML](0) [PDF 964.20 K](367)
    摘要:
    我国目前的设计学科与早期的图案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渡过程中,诸葛铠对图案设计原理的梳理,为20世纪末尚处于雏形期的中国设计学科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诸葛铠图案学思想内涵的深入探究,确认了诸葛铠图案学思想之于中国设计学科发展初期的重要性。诸葛铠的图案学思想及其理论成果,不仅构筑起新时期图案学理论建设的框架,也完全可视为中国“现代图案学”在学理上日臻完善的标志,有效推动了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3  南京市养老机构户外康复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罗婷,包金茗,徐伟
    2023, 5(2):13-1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3
    [摘要](32) [HTML](0) [PDF 1.83 M](426)
    摘要:
    为提升现代养老机构中康复性景观的宜人性与舒适性,以南京本土地区4家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户外环境、软质景观、道路环境、设施小品、康复活动、后期维护6个评价目标和26个评价因子,构建养老机构户外康复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李克特量表法对4家养老机构户外康复景观进行使用者感官评价收集,并做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4家养老机构综合评分从高到低排序为颐鹤老年公寓(4.02)、泰乐城养老中心(3.64)、益居养老护理院(3.55)、金色阳光老年公寓(3.18),并针对评价因子对益居养老护理院提出景观优化建议。
    4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高校公共空间环境风格偏好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钱凤德,魏梦圆,于淼
    2023, 5(2):19-2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4
    [摘要](29) [HTML](0) [PDF 8.47 M](492)
    摘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校园公共空间的利用率、改善公共环境质量,通过深度访谈梳理了高校学生在校园公共空间环境风格方面的7个基本偏好,以问卷调研为工具,利用统计学方法在新建公共空间必要性、受访对象的基本属性及校园空间环境风格偏好之间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7个环境风格偏好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与“新建空间必要性”“时尚性”和“品味独特”之间显示出了显著性。学生属性与风格偏好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变异数分析的结果显示,除性别因素外,学科背景与年级差异均对环境风格偏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5  基于社会参与的互助式养老服务创新设计
    肖东娟,邓嵘,张佳琳,黄彬涛,王司晴,黄高婧
    2023, 5(2):25-3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5
    [摘要](251) [HTML](0) [PDF 22.98 M](443)
    摘要:
    在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下,结合老年人群体特殊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探讨社区居家养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聚焦于老年人的余热价值与社会参与,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以“互助共建”为原则,关注物理空间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价值实现与社会融合支持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服务设计的对应策略,从而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参与和互助养老提供新的诠释语境和手段指导。老年人通过互助平台自发组织活动,与社区全年龄段居民互动,并对活动工具包、社区宣传栏等触点进行设计,打破隔阂的方式赋能生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致力于拓展和深化以精神富足为目标的养老服务,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6  智慧厨电产品适老化包容性交互设计案例研究
    韦页,李佳颖,董占勋
    2023, 5(2):37-44, 7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6
    [摘要](516) [HTML](0) [PDF 5.30 M](491)
    摘要: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成熟,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的老年用户成为智能家电的有力消费者。然而,当下的智能家居产品却忽略了老年用户的使用需求及特征,使用户在使用中操作不便且体验不佳。以老年用户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其使用智慧厨电产品的体验感为研究目标。在智能家居层面,通过对相关品牌的适老化策略分析和厨电市场细分,总结出适老化厨电发展趋势及设计机会点;在适老化层面,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地图,研究了老年用户特征及厨电场景下的需求与使用习惯。在设计研究阶段,以厨电产品适老化设计准则为理论指导,结合老年用户习惯认知及技术调研的结论,完成一款兼顾智能化和包容性的智慧厨电产品设计。让老年人能够更得心应手地使用厨电产品,也让他们在使用适老化的人机交互后,轻松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7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公共艺术介入方式
    李迅
    2023, 5(2):45-5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7
    [摘要](59) [HTML](0) [PDF 814.39 K](381)
    摘要: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乡村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文明亟待复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掀起了中华大地又一次乡建热潮。公共艺术作为常见的公共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乡村振兴队伍中,力图唤醒和激活乡村文化,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乡村综合实力提升,为村民带来幸福感。然而,受地域特点、历史文脉、民族文化、民俗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的限制,同质化、表面化和随之带来的许多潜在问题,已经成为公共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难以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态势。从国内外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案例入手,针对乡建公共艺术的特征,乡建公共艺术的介入原因、介入方式和内容、价值意义等进行深度分析,系统地总结公共艺术介入乡建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公共艺术介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更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唤醒村民的文明意识和乡村的文化自觉,让“美丽乡村”真正落地。
    8  本土叙事与文化记忆——呼和浩特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策略
    魏鑫,徐畅
    2023, 5(2):51-5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8
    [摘要](97) [HTML](0) [PDF 11.78 M](547)
    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城市建设,正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塑造城市文化灵魂、讲述城市故事是当前新型城镇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地铁是城市的地下大动脉,也是城市文化记忆展示与塑造的重要平台。在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的站内艺术品创作中,展开了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地文脉与时代精神融会贯通的公共艺术本土叙事尝试。以1号线的《青城拾记》和2号线的《书山有路》为例,不仅在创作素材上采用具有典型性的在地元素,而且在主题立意、语言组织、叙事传达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质,契合本土大众的接受习惯与审美需求;借助艺术语言对集体文化记忆进行提炼与再创造,以美育人,潜移默化传递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仅是卓有成效的公共空间文化服务项目,也是公共艺术领域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一次有益实践,可供参考借鉴。
    9  聚能焕新——浅谈产业新城公共艺术发展的创新路径
    冯祖光,郭青
    2023, 5(2):58-6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09
    [摘要](212) [HTML](0) [PDF 4.60 M](427)
    摘要:
    产业新城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石、以“产城融合”为标志的城市发展创新模式,是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在产业新城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最能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形式,既发挥着公共文化体系中基础设施的作用,也从不同维度见证着区域特色文化的形成乃至成熟。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发展特征,梳理分析公共艺术建设的价值指向和目标构成,提出依靠公共艺术聚合新城文化品牌发展势能,优化提升“城市信息场域”的发展理念,并结合典型案例从项目类型、载体形式、运行机制、传播效能等方面,梳理分析公共艺术赋能产业和文化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10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审美态度研究
    李洋,王正鹏
    2023, 5(2):65-7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10
    [摘要](149) [HTML](0) [PDF 13.63 M](565)
    摘要:
    为确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真实需求及使用体验,帮助车企明确目标用户群并清晰定义新产品,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主观审美态度进行研究。采用Q方法,对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研究过程、数据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介绍,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观审美态度可归纳为4种类型:追求新兴科技的智能设计偏好型、追求时尚造型的视觉设计偏好型、追求细节体验的守旧设计偏好型、追求性能舒适的实用设计偏好型,并对每种类型消费者的特征及其对新能源汽车设计的启示进行了分析。为用户研究提供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新方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工业设计提供了参考方向与设计建议。
    11  追逐光——城市良性光环境的景观叙事与设计表达
    郑德东
    2023, 5(2):75-79, 8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11
    [摘要](440) [HTML](0) [PDF 5.03 M](409)
    摘要:
    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光环境对城市夜间景观构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成为各地方政府关于构建“夜游经济”的重点发展内容。为塑造城市良性光环境品质,避免照明工程“过度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有效”与“本域环境发展”相匹配的“适度”和通过“人居环境的偏好设置”达成的“精准”三原则,并从景观叙事的角度、幅度与频率等方面,强调照明设计中设计表达的深度与广度。以期通过良性的景观叙事,从学术上助力都市“夜游经济”,真正做到“美其容、丰其景、彰其文”的优秀城市内涵。
    12  基于花丝镶嵌文化因子数据库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刘月林,杨梦迪,高苗雨
    2023, 5(2):80-8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12
    [摘要](62) [HTML](0) [PDF 3.61 M](508)
    摘要:
    针对目前文创产品形式内容单一、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生硬等问题,找到一种将非遗文化花丝镶嵌更好地应用于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模式。对花丝镶嵌文化因子进行调查与分析,运用DS-SG-KE法从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两个角度对花丝镶嵌造型、纹样、色彩三大文化因子进行提取与重构,并以构建花丝镶嵌文化因子数据库的形式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设计实践,以挂件作为设计载体,基于花丝镶嵌文化因子数据库对文创产品进行创意设计。验证了花丝镶嵌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模式的可行性,为传统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提供了新的设计模式与思路。
    13  动漫化人脸生成下的角色面部夸张要点分析
    沈华清,李晓璐,林愈洋,陈忠豪,李融
    2023, 5(2):87-9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13
    [摘要](56) [HTML](0) [PDF 15.27 M](398)
    摘要:
    针对我国当代动画人物面部夸张本土化不足的问题,尝试在夸张趋向上进行认知和方法的突破。通过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设计夸张的差异性,指出当代中国动画在夸张方法上的缺陷和可突破重点。借助动漫化人脸生成平台,从真人照片快速生成大量动漫化人脸,在对比分析及人工干预的基础上,归纳生成夸张要点和其在动画人物设计中的应用,并根据东亚人种头面部特征和中国传统面相学理论探讨其他影响本土动画人物设计面部夸张因素。“普遍加大眉眼间距”“普遍保留或夸张不对称性”是动漫化生成过程中体现出的适配本土动画人物设计的生成夸张要点;此外,还应当在“脸型的几何化夸张”“五官的性格化夸张”“添加中国面孔常见的细节特征”“年龄性的夸张”和“美术风格的夸张”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夸张设计;AI生成的方法能够为动画人物设计提出可借鉴的思路,但AI生成在艺术设计研究中的应用离不开传统文化理论和艺术家的指导。
    14  基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奔牛古镇老街更新设计研究
    陈凯莉,汪瑞霞
    2023, 5(2):97-10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14
    [摘要](88) [HTML](0) [PDF 6.60 M](442)
    摘要:
    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以生态发展为主要突破口,将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促进乡村整体协调发展。以奔牛老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和生态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掘奔牛老街生态空间与地域人文的内在联系。同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原则出发,以自然生态维度、经济生态维度、社会生态维度、文化生态维度和精神生态维度的五个维度进行生态空间更新;五个维度形成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五大子系统,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村镇生态系统。对传统生态进行系统地探索,从而更好地开发传统生态文化,实现奔牛老街传统生态资源价值的转化,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
    15  国内外儿童产品设计研究进展: 现状、热点与趋势
    胡康,王春晓
    2023, 5(2):103-11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2.015
    [摘要](640) [HTML](0) [PDF 6.37 M](478)
    摘要:
    国内外儿童产品设计研究经历了长期的体系建设和理论积累,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产品设计的发展,现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总结。利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以CNKI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国内外数据检索来源,分析国内外儿童产品设计总体概况、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国内外儿童产品设计研究文献数量均呈上升趋势,逐步从单一产品扩展到复杂系统。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关注用户体验、情感化、儿童心理学、交互设计及感性工学,国外则重点关注包容性、无障碍、参与式、游戏化和服务设计。国内研究前沿趋势更多地涉及情感化与医疗健康安全,国外则集中在游戏化、医疗健康、发展障碍和读写能力。未来儿童产品设计在研究内容上应更趋于多元化,并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对象上更多地聚焦特殊儿童群体,研究方法上需将量化和质性研究结合起来,以完善儿童产品设计的理论知识体系。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学术质量评估服务项目启动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