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检索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NFT对古村落共生环境保护策略——以洪坑村为例
    殷悦,林鸿
    2022, 4(4):60-6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09
    [摘要](356) [HTML](0) [PDF 10.40 M](833)
    摘要:
    归纳和总结洪坑村在原住民生活阶段如何将古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得以延续,提出NFT式传统文化保护策略,为当地旅游公司和村民创造持续的收入。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剖析洪坑村的人居环境为基础来归纳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共生系统;文献研究法,查找国内外关于共生哲学的研究现状;案例分析法,在阐述NFT的具体应用中举例说明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如何在公益领域发挥作用。发现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同作用于洪坑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该框架指导了如何将NFT艺术生产结构嵌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系统中来,让文物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期能够为传统村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研究提供一个元宇宙时代背景下的全新视角。
    基于共生理念的桐庐县荻浦村人居环境改造策略研究
    马羽倩,林鸿
    2022, 4(6):73-8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6.010
    [摘要](614) [HTML](0) [PDF 21.93 M](735)
    摘要: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辽阔,农业人口众多,一直以来乡村问题就成为了社会进程中关注的重心。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但随着乡村重心向城市的倾靠,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照搬城市元素,导致乡村特有传统文化和物质文明逐渐凋敝,人居环境未得到良好的改善,反而致使人与环境形成割裂局面,无法达成和谐共生,还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说明现阶段我们对于传统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策略的认识还较为肤浅,亟需人们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对桐庐县荻浦村的成功转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和谐共生理念下,提取在乡村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可以尽量避免对原有乡村面貌和风俗文化造成破坏的“共生”设计策略,最终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终目的和美好局面。
    产品语义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研究
    张鹏,林鸿
    2019, 1(1):57-6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0
    [摘要](599) [HTML](0) [PDF 13.34 M](1284)
    摘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葫芦纹样中的语义进行分析,阐明中国传统葫芦纹样具有的语义成分,探究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通过整理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的脉络,结合各个时期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的实际案例,综合归纳出葫芦纹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的各种语义,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传统葫芦纹样对当代设计的指导作用。在语义学视角下,对中国传统葫芦纹样的探讨更深刻地揭示了葫芦纹样发展的脉络,更好地表现了其对当代产品设计的指导作用。
    • 首 页
    • 上一页
    • 1
    • 末 页
    • 共3篇文献
    • 跳转到
    • Go
    《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模板详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