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检索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面向良渚文化产品个性化定制的人机共创设计研究
    潘智妮,于家蓓,朱伟明
    2025, 7(2):94-103.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5.02.012
    [摘要](2) [HTML](0) [PDF 9.58 M](1)
    摘要:
    当前数字化经济新业态中,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同时良渚文明的申遗成功,标志着其亟待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变,但良渚文创产业尚未完全发挥文化潜力,通过融合AIGC技术构建文创个性化定制系统有助于良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良渚文创产品个性化定制为研究载体,探讨数智化技术嵌入个性化定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相关调研与案例分析,明确系统功能要求、总体组成架构、开发流程及其关键技术手段。提出数智背景下的“8”字形双螺旋创新设计链路,耦合文化语境、人工智能语境与人机协同语境,促使文创个性化定制向更精确、多元和高效的方向迈进,为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基于国潮设计的清代补子纹样创新设计
    杜鹤民,蒋俊杰
    2021, 3(3):35-4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1.03.006
    [摘要](488) [HTML](0) [PDF 17.87 M](995)
    摘要:
    以清代补子纹样为例为当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寻找出路。近年来,在我国“文化自信”的号召下,国潮设计应运而生,活跃于文化消费市场。所谓“国潮”,即中国潮流,具体译为将中国元素融入当下的潮流中并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中国元素亦不是单一的,其复杂多样,杂糅成体,如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精神等。这也使国潮设计表现多样,层次丰富,底蕴深厚。同时国潮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喜好,甚至精神追求,不仅扩大了文化知名度,而且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对国潮设计的发展现状、艺术特点等展开论述,分析出宏观的设计流程,并以清代补子纹样为例进行国潮设计实践。国潮设计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当下的一大趋势,能有效激发文化消费市场。
    基于“和合”造物思想的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郭佳敏
    2020, 2(5):103-10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5.016
    [摘要](398) [HTML](0) [PDF 8.37 M](1195)
    摘要:
    探讨如何将传统造物思想融入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中,实现文化创新,解决因传统文化旅游产品与当代人生活严重脱节而导致的手工艺生存空间愈加窘迫且濒临失传的困境。通过对传统“和合”思想进行梳理,结合当前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直面用户需求,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将文化创意、传统造物思想与传统民俗旅游产品相融合,对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创新,并举例论证。设计的进化必须基于对历史的尊重,设计的创新也必须有深厚的文化作根基。以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和合”文化作为创新依据,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与见解,探寻让传统造物与时俱进之路径。
    • 首 页
    • 上一页
    • 1
    • 末 页
    • 共3篇文献
    • 跳转到
    • Go
    《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模板详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