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学术专家
第一届编委会
编委会工作条例
编委会通讯
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工作条例
投稿须知
往期浏览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
按关键词检索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基金项目中文名
基金项目英文名
DOI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基于景观社会理论的体验设计研究
王雨晴,万凡,张泽欣,邹玲
2025, 7(1):85-9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5.01.010
[摘要]
(
1
)
[HTML]
(
0
)
[PDF 4.58 M]
(
17
)
摘要:
探索符号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尝试基于景观社会理论建构体验设计的符号系统模型。景观是连接资本生产方式与受众群体的一种媒介,由影像与图案本身的视觉表现构成。主要通过分析任天堂《动物森友会》这一游戏系列如何通过符号在视觉、听觉、技术、营销、设计等层面建立起独特的体验感,在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一产品所形成的“出圈”现象的生成原因进行分析。将景观社会引入体验设计,通过构建符号系统,能更好地激发用户的情感需求,提升体验,促进传播与交流,从而形成一种虚拟景观,成为体验设计的重要媒介。
导出
收藏
服务设计的四个层次:交互、功能、组织创新与社会转型——以农业食物系统为例
钟芳,刘新
2024, 6(2):10-2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4.02.002
[摘要]
(
227
)
[HTML]
(
0
)
[PDF 21.46 M]
(
268
)
摘要:
随着我国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专业设计机构将其视为创新的方向。然而,服务设计在产业中的运用与服务设计的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将服务设计分为微观层面的交互/用户体验设计,中观层面向内的功能设计与向外的组织创新设计,以及宏观层面的,以改变服务组织所处环境为目标的社会转型设计。以农业食物系统中服务设计的现状为例,旨在对服务设计在这一具体领域中的四个层次上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
导出
收藏
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陈红,李永锋
2024, 6(2):74-8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4.02.009
[摘要]
(
122
)
[HTML]
(
0
)
[PDF 18.13 M]
(
182
)
摘要:
为评价老年人在使用移动APP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提出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评价方法。首先,构建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并对所得的权重值进行修正;其次,进行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评价试验,通过用户体验问卷获取老年人APP在各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下的区间数评分;再次,通过区间数灰色绝对关联分析进行老年人APP方案的综合评价,得出各方案的区间数灰色绝对关联度;最后,进行结果分析,总结老年人APP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以移动医疗APP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区间数进行评价可以充分考虑老年人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老年人移动APP的用户体验做出有效评估。
导出
收藏
基于用户体验的老年人移动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汪天雄
2023, 5(3):99-10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3.012
[摘要]
(
63
)
[HTML]
(
0
)
[PDF 14.88 M]
(
499
)
摘要:
为解决老年人医疗软件交互界面用户体验满意度较低、操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老年人医疗移动交互界面开发方法来优化用户体验。首先采用焦点小组法对老年人医疗交互界面的主要设计要素展开分析,并通过正交实验,明确实验所需的交互界面设计方案,运用因子分析获取用户评价指标中的关键项目,并架构评价层级体系,通过联合分析获取医疗移动交互界面各设计要素及其类型的效用值,得出老年用户对医疗移动APP交互界面设计要素的偏好,并获取最优设计要素,从而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依据老年人对用户体验各设计指标的诉求偏好,有效地对老年人医疗APP的用户体验进行优化,并设计出界面交互原型,进而为设计师开发出符合老年人用户体验的APP提供参考。
导出
收藏
基于老年用户体验的移动端购物APP设计优化研究
周超
2022, 4(5):67-73.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5.010
[摘要]
(
282
)
[HTML]
(
0
)
[PDF 4.22 M]
(
1140
)
摘要:
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和通用设计对社会服务改造的影响,推动了老年人使用购物APP的发展趋势。首先考察了老年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归纳梳理了用户体验的理论定义,即从交互体验、情感体验、使用价值3个方面对老年人的用户体验进行考察。其次使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老年人进行用户体验研究,并构建了用户画像和用户体验地图。最后提出了提高界面可理解性、提供人性化设计、加强自身品牌化设计优化等设计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完善老年人的用户体验理论建设和改善相应的应用设计优化。
导出
收藏
移动端界面图标的物感设计研究
毕歆苒,周睿
2022, 4(4):78-8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4.011
[摘要]
(
418
)
[HTML]
(
0
)
[PDF 11.28 M]
(
704
)
摘要:
探究移动端图标中物感设计的重要性与移动端界面图标物感设计的方法,分析什么因素创造了图标中的物感,物感对界面整体表现,带给用户怎样的心理体验及物感对移动应用品牌形象塑造散发着怎样的力量。针对不同风格移动端图标的实例进行物感分析,探究不同风格图标的物感特征,并将重点放在新拟态3D图标和玻璃拟态这两种新兴的图标风格。物感是移动端界面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功能映射、材质模拟、肌理通感、光影质感四个方面塑造;物感不仅是形成图标风格的语汇因子,而且是移动应用品牌调性构建的重要力量,正是有了物感的存在才使图标的样式丰富多彩,并带给用户多样的使用体验。
导出
收藏
用户体验设计师角色与能力组合的比较分析——基于中美英招聘信息
李紫丽,张晓红,甘为
2022, 4(2):93-10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2.02.014
[摘要]
(
291
)
[HTML]
(
0
)
[PDF 6.51 M]
(
798
)
摘要:
用户体验概念起源于产业界,并在学界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为了探究学界与业界分析用户体验设计师实践、角色和技能的理解,进行一项中美英用户体验招聘广告的对比研究。通过对工作定义、能力条件及其主题分析,探讨在组织环境中用户体验设计能力的识别(岗位胜任条件),跨阶段(新手—专家)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对比,以及跨岗位用户体验设计能力的评估。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师角色与能力组合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实用资源,帮助毕业生尽快进入这个实践领域,对用户体验设计教育具有参考意义。
导出
收藏
基于用户体验的适老化橱柜设计
金冬,王晓婧
2020, 2(3):86-9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3.012
[摘要]
(
678
)
[HTML]
(
0
)
[PDF 15.48 M]
(
1314
)
摘要:
如今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态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结合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适老化橱柜产品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市场上已有的适老化橱柜产品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厨房布局形式。然后,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及消费观,通过模拟体验、用户访谈等方法进一步研究适老化橱柜创新或改进设计的可能性,以此作为适老化橱柜设计的基石,再基于老年人在厨房工作的痛点,从橱柜外观的形状、材质、色彩和功能的适用性、智能化、交互性等方面提出适老化橱柜产品的设计要素。最后,改进现有适老化橱柜的不足,综合橱柜的智能性与经济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用户体验的适老化橱柜设计方案。
导出
收藏
符号学视角下的手机交互设计
王杨,裴学胜
2020, 2(3):124-12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3.018
[摘要]
(
251
)
[HTML]
(
0
)
[PDF 6.58 M]
(
1400
)
摘要:
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媒介,符号学理论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的设计与研究逐渐偏重于用户体验,而交互设计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以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以及符号传达过程中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探究手机交互界面及交互方式设计中的符号学意义。手机交互界面及交互方式的优化与设计,将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导出
收藏
基于心流理论的莫高窟景区体验式设计研究
张琦悦,曹田
2020, 2(2):128-133.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2.023
[摘要]
(
593
)
[HTML]
(
0
)
[PDF 10.71 M]
(
1214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对文物遗迹的欣赏需要也随之上升,因此亟需以科技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分散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的客流量。本文基于心流理论,结合 VR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无需真正到达旅游目的地探索,就可与景区产生互动,并针对景区游览痛点,运用 VR技术对景区游览路径重新规划。以敦煌莫高窟沉浸式虚拟旅游产品作为载体,剖析游客进入心流状态的具体流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及内容要点。通过心流理论下的沉浸式虚拟旅行产品,克服当前敦煌莫高窟数字化的表面性,得出引导使用者进入心流体验的具体措施,梳理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游览路线,使使用者获得更愉悦的体验感,从而证明沉浸式 VR虚拟旅行产品设计的可行性。
导出
收藏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共11篇文献
跳转到
Go
《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模板详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