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检索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明清手炉情理设计
    陈怡凡,邓莉丽
    2023, 5(4):83-8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3.04.011
    [摘要](348) [HTML](0) [PDF 16.83 M](624)
    摘要:
    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设计特征,探究其情理相融的设计思路。搜集关于手炉的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从设计学角度分析其造型、材质,并从力学及人机工程学视角分析其尺寸、结构,阐述手炉理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设计美学和设计文化学角度研究其纹样的形式构成和意涵表征,剖析手炉感性设计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手炉作为独具明清时代特色的生活用具,其设计中“理”的方面主要体现于大小得宜、选材合理、造型适用,“情”的方面则体现于纹饰美观、一物多用、传情载意。手炉设计中“理”与“情”的设计元素缺一不可。研究其中的情理关系,有利于人们从中提炼出适合现代理念的设计方法,以技艺之美,实现情理相合。
    《西清砚谱》宋代文人砚纹样艺术风格探究
    马小波,顾丞峰
    2020, 2(2):103-10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2.019
    [摘要](229) [HTML](0) [PDF 9.64 M](1596)
    摘要:
    砚台的艺术风格可分为时代风格、地域风格与治砚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由于宋代地域性的治砚艺术家群体并未产生,故宋砚的地域性风格并不明显。砚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两大因素有关,一为在砚台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历史客观因素,二为治砚艺术家的主观因素。治砚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又包含艺术家的审美趣味、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才能与个性,宋代文人砚的产生,标志着文人成为治砚艺术家的主体,于是文人的审美趣味、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便成了影响文人砚艺术风格
    • 首 页
    • 上一页
    • 1
    • 末 页
    • 共2篇文献
    • 跳转到
    • Go
    《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模板详解
    关闭